利辛县烈士陵园
利辛县烈士陵园位于利辛县纪王场乡路集村,始建于1984年,原名为路集烈士陵园。2008年,利辛县委、县政府决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,陵园扩建后总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。2019年8月,利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对烈士陵园进行了修缮,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,修缮后的烈士陵园更显庄严肃穆。
利辛县烈士陵园由革命烈士纪念碑、悼念广场、烈士墓群和革命烈士纪念馆四部分组成。
革命烈士纪念碑,碑身高14米,雕刻着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。悼念广场面积达1000平方米,能够一次容纳1000人同时悼念。
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,安卧着646位英灵不朽的身躯,烈士墓群分东、西两个区,西区安放的是该县在三大战役、四川剿匪、七十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牺牲的135位烈士,东区安放的是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148位烈士的墓碑和363位无名烈士墓碑。
革命烈士纪念馆共分为两个展厅,占地面积约340平方米。第一展厅展示的是该县在革命战争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资料,以及各个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代表的英雄事迹。第二展厅展出的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等11部委评选出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。
姜希亮,展沟区新张集乡陶圩村人,1965年出生。1983年应征入伍,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某部步兵分队侦察连服役。1985年1月,老山662.6高地反击战爆发,姜希亮掩护战友撤到无名高地西侧时,身负重伤。他边爬边打,一直坚持到我主力部队冲上阵地,年仅20岁的姜希亮牺牲。
江泽国,利辛县人,1979年出生,1999年12月入伍,生前系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开发支队司令部政治协理员。2025-08-03,在处置天津港“8·12”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壮烈牺牲。
孙长凤,1905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。1937年抗战爆发,地处津浦路的明光镇沦陷,孙长凤参加了滁州地区的新四军。1948年年初,孙长凤在刘楼地主家搜枪时,遭到马子达武装土匪包围。马匪狂叫道:“不交出共产党人,就将全村人杀光!”为不伤及群众,孙长凤挺身而出。马匪对其使用了酷刑,孙长凤牺牲。
利辛县烈士陵园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第四届、第五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,亳州市第二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,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、利辛县党员教育基地、利辛县国防教育基地、利辛县拥军优抚拥政爱民教育基地等称号。